米乐游戏:辽宁传媒学院2023年招生专业集锦
发布时间:2023-12-11 05:47:25 来源:米乐游戏官网 作者:米乐游戏网页版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录音艺术、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导演、表演个本科专业,涵盖影视专业群全部专业,其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辽宁省一流本科示范专业;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是校级特色专业。
深入推进教学改革,缔结“政产学研用”项目,打破专业、年级、班级界限,实践“项目进课堂,教学到现场”的教学模式,已为省、市党政机关拍摄宣传片、纪录片、剧情片、短视频等200余部。
本专业是辽宁传媒学院特色专业,面向文化传媒领域,遵循新文科建设精神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良好道德修养人才。
通过本专业的课程学习,掌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理论和专业技巧,具备专业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新媒体网络视听平台、企业和事业单位宣传部门等从事新闻播音、节目主持、外景出镜主持、节目编辑与制作、影视配音、后期剪辑、媒介管理等工作,兼具策划、采、编、制作、播出一体化的高级应用型口语传播艺术人才。
依据行业发展现状,在专业教育阶段实施模块化教学,即学生自由选择广电模块、商务模块以及配音模块。专业核心课程包括:《艺术概论》《口语传播导论》《播音主持创作基础》《现场报道》《视听节目策划与制作》《影视剧配音》《情境主持》《电商直播与运营》《文艺作品演播》《赛事解说》《有声读物创作》等。
影视摄影与制作是校级重点建设专业,本专业面向文化传媒领域,遵循新文科建设精神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具备良好的政治观念、道德水平、职业素养、艺术鉴赏能力、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能够吃苦耐劳并且善于团队协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各类影视剧、节目拍摄及后期制作的专业技能;能够在影视剧组、各级电视台、网站、影视制作公司、广告公司、文化传播公司、新媒体传播公司和其它新闻宣传部门从事包括影视剧拍摄、影视后期编辑、制作、特效合成等工作。成为“素养好、理论实、技术强、有创意、懂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在注重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专业核心课程包括:《艺术概论》《中外电影史》《摄影艺术与技术基础》《艺术摄影》《视听语言》《电影造型技巧》《影视照明》《影视剪辑》《影视后期技术》《影视特效合成》等。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辽宁省一流本科示范专业”。本专业皆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宽广人文、社会和自然学科视野,掌握广播、电视及网络新媒体行业需要的基本理论、专业相关知识与专业技能,可以胜任广播电台、新兴媒体机构、文化传媒公司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编导、制作及策划等岗位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主攻视听短视频编导、新闻节目编导、纪录片编导、电视节目编导以及影视剧编导五个柔性方向,设计《全媒体新闻采访与写作》、《全媒体新闻编辑与评论》 、《纪录片编导理论》、《纪录片创作实践》、《剧情片创作》、《广告片创作》、《视听栏目策划与制作》等多门专业核心课程。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具备戏剧与影视表演理论知识,掌握表演艺术的创作规律与技巧,获得塑造人物形象的表演能力;同时,具备一定创新精神、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素质;具备一定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等方面的能力,毕业后能够在戏剧专业剧团、影视公司、文化馆等单位,从事表演、演艺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有:《表演基础》《台词基础》《声乐基础》《形体1》《表演技巧》《台词技巧》《表演片段训练》《毕业剧目创作》等。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拥有非常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使学生具备声音设计理论与声音制作基本知识,掌握混音技术与录音技巧,获得实际操作录音设备与声音设计能力,毕业后能够在电影、电视剧制作公司、音乐公司、专业剧团等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声音设计、音效设计、录音、混音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基本乐理》《影视录音工艺》《影视声音设计原理》《影视声音后期制作》《音乐录音》《影视音乐创作基础》《混音技术》《商业项目音频设计》等。
本专业是辽宁传媒学院主打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戏剧影视文学理论知识,掌握戏剧影视文学的写作规律与技巧,获得剧本创作、策划宣传、艺术评论的能力,毕业后可在影视公司、新兴媒体、文化传媒公司从事微电影、短视频、戏剧影视编剧创作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有:《视听艺术语音》《基础写作》《戏剧与影视编剧概论》《剧情短片脚本写作》《文学写作》《纪录短片脚本写作》《舞台剧本写作》《戏剧与影视活动文案写作》等。
项目实践教学是辽宁传媒学院的特色,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不但实现了课程联合,还实现了专业互通。在不同学期,戏剧影视文学会与影视学院如戏剧影视导演、表演、录音艺术等不同专业横向联合,让学生体验并体会戏剧及影视生产链条内的全部流程,边学边练,步步实战。
本专业是辽宁传媒学院主打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戏剧影视导演理论知识,掌握剧本写作与影像叙事的创作规律与技巧,获得故事建构、影像造型、声音处理、表演控制及后期制作等方面的能力,毕业后可在影视公司、文化传媒公司、演出机构从事导演、制片、表演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有:《视听艺术语言》《戏剧与影视导演概论》《摄影与照明》《剪辑与特效》《编剧基础》《表演基础》《人物造型与空间设计》《音乐与音响》等。
项目实践教学是辽宁传媒学院的特色,而戏剧影视导演专业不但实现了课程联合,还实现了专业互通。在不同学期,戏剧影视导演会与影视学院如戏剧影视文学、表演、录音艺术等不同专业横向联合,让学生体验并体会戏剧及影视生产链条内的全部流程,边学边练,步步实战。
戏剧影视导演是一门综合艺术。在辽传,各课程教师会尽其所能将一身本领倾囊相授,将学生培养为编导演、摄录剪十八般武艺于一身的应用型人才。
数媒学院设有动画、数字媒体技术、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四个本科专业,动漫制作技术/艺术设计(数字动画设计)一个专科专业,其中动画专业是教育部“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建设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辽宁省一流本科示范专业,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是校级特色专业。
秉承艺术赋予科技审美,科技拓展艺术边界,艺术与科技深层次地融合。面向文化传媒与戏剧影视领域,培养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急需的文化数据分析决策、互动媒体研发、影视场景设计、影视CG制作和动漫创意制作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是教育部“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也是辽宁省一流本科示范专业,面向文化传媒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辽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传播真、善、美;掌握影视美学知识、动画基础知识、动画设计与创作专业相关知识、影视后期设计与制作知识;具有较好艺术鉴赏力,能熟练掌握动画前期设计、动画中期设计制作、动画后期合成、剪辑等能力;具备一定创新意识、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素质,能在影视媒体、影视制作公司、广告公司、动画制作公司及其他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动画创意设计、动画制作、合成剪辑、项目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依据行业发展现状,在专业教育阶段实施模块化教学,即学生自由选择二维动画或三维动画方向。专业核心课程为:《动画概论》《素描与透视》《动画色彩》《动画运动规律》《分镜头脚本设计》《无纸动画表现技法》《三维动画高级技术》《动画后期》等。
本专业是辽宁省一流本科示范专业,面向文化传媒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数字媒体制作及相关软件开发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数字媒体软件工具应用,具备互动媒体制作、数字游戏制 作和虚拟现实开发能力;拥有非常良好的创新意识、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能在传媒及文化产业相关领域进行技术应用、开发、制作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在注重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在专业教育阶段实施模块化教学,即学生自由选择虚拟现实或互动媒体方向。专业核心课程有:《造型基础》《C++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Web 前端开发》《数字建模技术》《数字视音频处理》《信息可视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是校级重点建设专业,本专业是辽宁传媒学院校级特色专业,面向戏剧影视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熟悉舞台与影视美术设计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舞台与影视美术设计方法,熟练运用数字软件工具,具备舞台置景、影视造景、灯光控制、道具制作的能力;拥有非常良好的人文素质、艺术修养和创新素质,能够在舞台和影视等领域从事美术相关的创意、设计、制作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顺应戏剧影视行业发展现状,在专业教育阶段实施模块化教学,即学生自由选择舞台美术或影视美术方向。专业核心课程为:《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导论》《绘画基础》《构成基础》《立体构成》《透视学与表现技法》《舞台设计》《舞台灯光设计》《影视场景设计》《影视道具设计》等。
本专业面向文化传媒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熟悉数据科学和管理学基本理论;掌握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和大数据定量化分析方法,具备大数据采集、预处理、存储、分析、应用技术能力;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能在文化传媒和现代商务领域从事信息管理、数据分析、数据运营管理和商务智能决策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在专业教育阶段实施模块化教学,即学生自由选择数据呈现或数据管理方向。
专业核心课程为:《管理学原理》《Python语言基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原理》《网络爬虫技术》《大数据挖掘分析》《MySQL 数据库应用技术和数据可视化》。
本专业是辽宁传媒学院传统特色专业,面向影视动画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影视动画基本理论,具备动画设计、动画制作、动画合成剪辑能力,能在影视媒体、影视制作公司、广告公司、动画制作公司及其他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动画制作与合成剪辑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依据行业发展现状,在专业教育阶段划分二维动画制作和三维动画制作两个方向,学生依据兴趣爱好和专业能力自有选择学习方向。专业核心课程:《动漫素描》《动漫色彩》《原画设计》《FLASH动画》《MAYA动画》《影视后期合成》《动画短片创作》等。
新闻学院设有网络与新媒体、广告学、传播学、数字出版、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和编辑出版学七个本科专业。其中,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教育部“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建设点、辽宁省一流本科示范专业。
新闻学院是辽宁省高校“三全育人”示范院。“辽传三下乡社会实践”实践育人品牌先后入选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13项国家级重点、示范、专项团队。学院积极打造“1236链条式”新闻人才培养特色:一是提升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红色新闻人;二是以两个理念为引领,即 OBE教育方法的理念和“新文科”教育方法的理念,三是“三化”人才教育培训过程,即数字化、智慧化和实训化:四是“学生能力六维”融合互导,即专业根基、手脑并用、艺术审美、诚朴乐群、沟通表达、进阶学习六个维度。
本专业是教育部“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也是辽宁省一流本科示范专业,面向文化传媒领域,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辽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适应互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新媒体行业应用需要;熟悉网络信息传播手段,掌握网络与新媒体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和现代新媒体技术基础知识,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具备比较好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能熟练掌握网络新媒体信息传播、产品设计制作、运营与管理等实践能力;具备一定创新意识、审美意识,具备创业基本素质,能在文化传媒、信息传播等相关行业,政府部门和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网络新媒体信息编辑、网络新媒体产品设计制作、网络新媒体运营与管理等岗位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依据行业发展现状,在专业教育阶段实施模块化教学,即学生自由选择网络新媒体信息编辑、网络新媒体产品设计制作或网络新媒体运营与管理模块。
专业核心课程为:《网络与新媒体概论》《传播学概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交互媒体产品策划与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数字多媒体作品创作》《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等。
本专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数字出版行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需要,具备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方向,能在新媒体、新技术发展和信息时代多元化传播的趋势下,熟悉出版法规,掌握数字出版物设计与制作技术、新媒体运营的相关知识,具备数字出版技术应用、策划与营销经营管理能力,能够在出版社、新媒体运营公司等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数字出版物策划、设计与排版、数字出版物运营与营销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数字出版工作相适应的理论学习能力;具备与数字出版实践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业务动手能力和实践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同时具备审美、人际沟通、组织协调与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
广告学专业是校级重点建设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适应广告行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需要,拥有比较广博和扎实的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具备较好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熟悉广告伦理与法规,掌握广告基础理论,熟练运用广告设计软件,具有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文案写作、品牌传播与推广的能力,能够在文化传媒公司、广告公司及新媒体运营公司等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广告宣传、品牌传播策划及运营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学生广告调研的基本方法和对广告结果进行总结分析能力、对广告效果做评估的能力;具有广告文案写作、广告创意策划、广告制作、广告营销、广告运营与推广等多方面的实践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拥有审美、传播、新媒体技术应用、品牌运营、人际沟通、组织协调与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
本专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编辑出版行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需要,拥有比较广博和扎实的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具备较好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熟悉出版法规及出版基础理论,具备编审校对、出版物制作及发行管理的能力,能够在文化传媒公司等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编审校对、出版物制作、出版物发行与管理、自媒体平台信息加工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通过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具备编辑出版工作相适应的理论学习能力,具备与编辑出版实践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业务动手能力和实践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同时具备人际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很好的完成团队协作。
新闻学专业面向新闻传播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广博而坚实的新闻学知识,能够系统掌握新闻学理论和基本技能,拥有非常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掌握日益发展的新闻传播领域趋势的,面对多媒体、多平台和受众导向,在新时代下的新闻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在专业教育阶段实施模块化教学,即学生自由选择文字、平面、视频和新媒体新闻方向。
专业核心课为:《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摄影》《报纸版面编排与设计》《纪录片创作》《数据新闻学》《新媒体内容生产与编辑》《融合新闻学》等。
传播学专业面向信息传播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有非常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掌握相关的自然、人文学科知识和扎实的现代传播学理论知识,具备多媒体信息的采写、编辑、传播和较强的人际沟通、熟练应用前沿传媒技术的专业能力,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职业精神和较高的媒介素质,能在现代传媒业以及政府、企业和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从事信息传播、多媒体内容制作与媒体策划、媒介市场分析与媒介运营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在专业教育阶段实施模块化教学,即学生自由选择文字传播和视像传播方向。专业核心课程为传播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传播研究方法、调查软件与应用、传播心理学、跨文化传播、数字媒体技术、国际传播等。
广播电视学专业面向广播电视和新媒体平面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掌握宽厚扎实的人文学素养和知识,具备广播电视行业的专业理论与技能,具有针对电视行业实践能力,能在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机构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频道与栏目策划,符合电视节目策划、电视节目创作、电视节目编辑、电视节目制作、电视节目撰稿、电视节目导演、电视节目制片、电视节目栏目策划、大型活动导演等岗位群的多个职业岗位,并同时具备宣传和管理等工作上的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在专业教育阶段实施模块化教学,即学生自由选择广电理论研究和广电及新媒体内容创作方向。本专业核心课程为广播电视采访、广播电视写作、广播电视史、广播电视概论、视听语言、导演实务、剧本创作、影视理论与创作、非线性编辑、电视摄像、电视画面编辑、纪录片创作、电视节目类型与策划、融合新闻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等。
艺术学院设有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摄影、书法学、艺术设计学、绘画、广告艺术设计七个专业,其中视觉传达设计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两个专业是校级一流专业。
艺术学院专业建设紧贴行业发展前沿,书法、摄影两个专业实现与省级行业协会共建;主动对接行业企业,先后与36家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建立“定制培养”合作,与KC皮草集团合作项目获批“辽宁省校外实践基地”;深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以项目教学包为载体,将行业实际项目引入课堂,实现真活真做,使学生设计作品向行业商品逐步转化,有效提升学生艺术设计能力。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适应辽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传播真、善、美,具有一定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和国际设计文化视野;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专业设计知识、视觉传达设计方法;具备在设计企业、企业和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文化传播机构等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行业的设计服务能力、管理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的与相关学科专业相互支撑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有:《视觉传达设计概论》、《设计美学》、《字体与版式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标志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网页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展示与陈列设计》、《交互界面设计》、《印前设计与印刷工艺》。
以“传承文化、提升教学、服务社会及地方优秀文化传承创新”为目标,带领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立项,科研融入教学,落实产学研一体化。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艺术设计学专业所必备的艺术理论知识、艺术评论、艺术鉴赏等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设计能力及熟练掌握绘图软件的操作能力,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应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的特点,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中等院校、出版社从事广告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应用研究等工作,具备艺术设计学专业岗位核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有:《艺术设计概论》《中外艺术设计史》《设计美学》《设计思维训练》《设计管理与策划》《设计心理学》《设计审美与评价》《平面艺术表现》《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品牌形象设计》与《UI设计》。
商品转化率为导向的项目包教学 ,设计产品与市场对接,以最终的商品转化率作为考核标准,与企业一同设定设计命题。通过将学生的设计作品转化为商品即考验了教学成果,同时也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有非常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系统掌握艺术基础和绘画专业理论知识;能熟练掌握人体绘画、西方美术史、古典绘画及当代绘画等能力;具备灵敏的艺术感觉和良好的艺术原创品质及审美素质。
本专业核心课程有《素描》《色彩》《速写》《解刨》《透视色彩》《社会实践》(写生)《人体写生》《油画创作》《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等。
通过对绘画专业社会岗位需求的广泛深入调研及专业教学的精准实施,必将达到绘画专业学生在本科阶段完成相应的符合自身发展的“量身定制”岗位,主要就业岗位有美术教育、职业画家、墙绘设计师、美术指导、策展人等等。
本专业紧密结合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及绘画岗位需求,依托校内先进的教学设施,并联合美术家家协会和画院、画廊及美术生产和输出企业,为学生实现绘画专业梦想提供有力支撑和平台保障。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有非常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系统掌握艺术基础和摄影专业理论知识;能熟练掌纪实摄影,商业摄影,商业人像摄影,艺术摄影,摄影技术与技巧、摄影构图、广告摄影、时尚人像摄影、建筑与风光摄影、创意与观念摄影、短视频拍摄与制作、影视摄影、图片及影视后期制作等能力;具备灵敏的艺术感觉和良好的艺术原创品质及审美素质。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有:《摄影史》《摄影构图》《摄影用光》《摄像基础》《人像摄影基础》《综合摄影实践》《人文摄影采风创作》《纪实摄影》《商业摄影》《商业人像摄影》《影视后期制作》等。
依托专业优势,从事摄影摄像、影视制作、计算机平面设计、广告策划与制作、文化宣传、社会教育、商业摄影,广告公司、新闻媒体、报社杂志期刊社、出版社,婚纱影楼、政府文化宣传部门和其他有关事业单位等工作。影视剧方向,从业于电影制片厂、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影视制作公司、电视广告制作公司、电视音像出版部门、大型节目、晚会灯光师等。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拥有非常良好的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较强的书法鉴赏能力与书法创作能力,可以应用书法技艺和书法艺术进行两翼创作能从事书法教育、拥有非常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能熟练掌握书法临摹、国画基础、篆刻临摹与创作、字画装裱及书画鉴赏能力;具备灵敏的艺术感觉和良好的艺术原创品质及审美素质;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有:《楷书基础》《书法史特论》《汉隶基础》《行书基础》《现代书法观念与创作》《行书创作》《字画装裱基础》《楷书行书临创转换》《玺印与金石文化》等。
依托专业优势,从事政府相关单位应聘(文体局、博物馆、文史馆),教育行业,大学教育岗位,中小学教育岗位,教育培训岗位,报刊杂志社,出版社,电视台等,文化馆、文联、博物馆、专门干研究的专业书法家的专职书法家等诸多行业。
秉承与辽宁省书法家协会紧密合作,共建专业的办学思路,不断深化紧密型合作,精细化培养。专业平行设置五大书体工作室,根据书体设置相应辅助课程,实际做到教学有方向,有精度。
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从事服装与服饰设计策划和时装研究方向,掌握服装企业、服装市场的基本运作知识,以及把握时尚潮流并进行流行预测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制作能力,实现“精设计、会管理、懂推广”的专业目标,毕业后能在服装艺术设计领域与应用研究型领域及艺术设计机构从事设计、管理、推广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有中外服装发展史、服装材料学、服装效果图表现、服装设计与实践、服装结构、服装工艺、服装立体裁剪、品牌服装设计、服装服饰设计与制作、专业软件课程等。
实践教学展赛演播一体化。充分的发挥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每年度均举办“辽传杯服装与服饰设计大赛”,实际做到本专业实践教学的展赛演播一体化。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服务市场、服务社会,掌握广告艺术设计专业所必备的广告策划与文案、广告创意、设计美学等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设计能力及熟练掌握绘图软件的操作能力,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应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的特点,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中等院校、出版社从事广告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应用研究等工作,具备广告艺术设计岗位核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广告艺术设计人才。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广告设计设计概论、图形创意、版式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标志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网页设计、影视后期、企业形象设计。
城市学院设有公共艺术、风景园林、艺术与科技、环境设计、工程建设价格、建筑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七个专业,其中公共艺术和风景园林两个专业是校级一流专业,环境设计是校级特色专业。
城市学院以城市空间创意设计为专业发展趋势,以服务于行业创新应用为人才培养特色,以塑造城市环境空间、提升城市文化形象为学院发展定位。现已逐步建设形成较为完整的以城市空间创意为“核心圈”的专业组群。
环境设计专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本专业面向城市环境艺术设计领域,是辽宁传媒学院校级特色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有非常良好的审美判断、创新意识、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掌握建筑室内外环境空间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相应的设计思维、表达、沟通和管理技能,能够在文化传媒及环境空间设计等领域从事景观设计、建筑室内设计、空间展陈、及项目管理等应用型人才。
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在专业教育阶段实施模块化教学,即学生自由选择建筑室内或室外景观技能模块。专业核心课程为:《设计制图》《人机工程学》《环境设计概论》《建筑规划设计及工程软件》《设计表现技法》《景观设计方法》《室内空间设计》《环境空间设计》。
本专业面向城市公共艺术设计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公共艺术专业范围下的设计学、美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相应的设计思维、表达、沟通和管理技能;具备公共空间环境艺术创作、模型制作、软件制图、材料工艺应用、项目策划与传播的能力;可从事公共空间设计、公共景观设计、公共装置设计、公共设施设计以及设计之后的相关施工工作。
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在专业教育阶段实施模块化教学,即学生自由选择公共设施方向、公共装置方向、公共景观方向、公共空间方向。
专业核心课程有:《公共艺术专业导论》《现代艺术解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公共设施设计》《公共装置设计》《公共景观设计》《公共空间设计》。
本专业面向城市景观园林设计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风景园林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运用风景园林设计软件工具,具备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工程建设项目施工与管理能力;拥有非常良好的创新思维、艺术审美、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理念,能在风景园林及城乡建设等领域从事规划与设计、工程技术与建设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依据行业发展现状,在专业教育阶段实施模块化教学,即学生自由选择园林景观效果图设计或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方向。
专业核心课程为有:《风景园林概论》《风景园林设计原理》《中外园林史》《园林植物学》《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风景园林工程》等。
本专业面向科技展示艺术设计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艺术科学文化、展示空间艺术设计、媒介交互设计和数字合成创作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运用计算机软件工具,具备较好的展示空间设计、艺术、数字媒体和技术融合的创作的能力;拥有非常良好的创新意识、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能在艺术与科技相关领域从事商业展示艺术设计、文化展示艺术设计、会展艺术设计、展演场景设计、虚拟现实设计及交互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依据行业发展现状,在专业教育阶段实施模块化教学,即学生自由选择展示平面或展示陈设方向。
专业核心课程为有:《中外艺术史》《创意手绘技法》《科技媒介基础》《展示空间设计初步》《商业展示艺术设计》《文化展示艺术设计》《会展艺术设计》《虚拟现实与交互设计》等。
本专业面向装饰工程建设价格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与工程建设价格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熟练运用算量计价软件工具,具备工程建设价格管理相关的造价管理能力;拥有非常良好的创新意识、文化创意思维、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修养,能在文化旅游、工业民用建筑、商业公建等建设工程领域从事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依据行业发展现状,在专业教育阶段划分土建造价和装饰装修造价两个方向,学生依据兴趣爱好和专业能力自由选择学习方向。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工程制图》《工程建设价格管理》《建筑结构》《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与装饰工程项目施工》《工程合同管理》《工程建设价格项目研究》。
本专业面向城市建筑室内设计行业,培养具备室内设计、陈设艺术设计、室内工程概预算能力,从事住宅空间、公共空间的方案设计、施工图绘制和效果图制作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拥有非常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建筑室内设计、制图、工程建设价格与管理基本知识,具备室内设计、陈设艺术设计、室内工程概预算能力,从事住宅空间、公共空间的方案设计、施工图绘制和效果图制作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艺术设计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设计、施工、管理、等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使所学的知识与岗位相对接,按职业岗位的需求以能力为本位构建人才教育培训方案,强调工学交替,顶岗实训、实习,使学生不仅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毕业生深受企业的好评。
本专业面向城市室内外环境设计行业,是辽宁传媒学院传统特色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环境艺术设计基本理论,具备建筑室内外空间设计、施工图绘制、空间效果图制作能力,能在建筑装饰设计企业、景观工程设计公司、室内空间设计公司、家具设计公司及其他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方案设计及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依据行业发展现状,在专业教育阶段划分室内空间设计和景观设计两个方向,学生依据兴趣爱好和专业能力自有选择学习方向。专业核心课程为工程制图、设计素描与平面构成、透视学与表现技法、居室设计、材料与预算、公共空间设计。
管理学院设有文化产业管理、电子商务及法律、信息资源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四个专业,其中文化产业管理是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
管理学院面向文化产业和信息传播领域,通过市场化商品化和赛事化的项目教学包、展赛演播等实践教学模式培养管理、传媒、艺术、技术融通的文化传媒产业应用型人才,同时为学校多学科融合发展提供管理学科的支撑。
本专业是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面向文化传媒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文化传媒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需要,具备较深厚的文化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人文知识,具有人文素质、创新意识、广阔视野、先进理念和社会责任,掌握文化传媒企业经营管理知识,文化政策法规和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够在文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新媒体运营公司、传媒网络公司等从事文化内容创意策划及运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以文化学为基础,以多媒体文化传播和策划创意为特色,专业课程设置体现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学科交叉整合的特色。
专业核心课程为:《文化产业概论》《管理学》《文化企业战略管理》《中国文化概论》《文化营销》《媒体运营推广》《影视产业经营管理》《文化旅游业经营管理》《大众传媒管理》。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移动互联网、新媒体、人工智能等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电子商务协同、高效发展的需要,有较高的管理学、经济学理论素养和良好的思想品格,具有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电子商务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力,并精通电子商务法律和法规体系的,能适应国内国际竞争,在较宽泛的领域从事电子商务的开发、电子商务活动的运作与管理以及电子商务法律风险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依据行业发展现状,本专业重点培育学生新媒体技术应用和管理能力,通过数智化等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实践水平。专业核心课程为:《电子商务概论》《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在线营销基础与实践》《电子商务法律基础》《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电子商务物流管理》《隐私与数据保护法》《S+Cloud数智电商运营模拟》等。
本专业面向现代传媒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新兴数字资源传播平台建设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系统掌握信息管理专业相关知识、计算机科学知识与网络应用技术,能够综合利用各种媒介技术和渠道,具备网络站点平台搭建、信息化建设和数据分析等能力,从事传媒和信息领域的网络站点平台规划与建设、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信息管理咨询与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信息管理专门人才。
以文化学为基础,以多媒体文化传播和策划创意为特色,培养“懂文化、有创意、会管理”的视野宽广的专业人才,专业课程设置体现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学科交叉整合的特色。本专业依托学校“文化产业联盟”优势,实行“项目教学”、“定制培养”和“双师指导”, 打造以文化传媒、策划创意为主的特色办学体系。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信息资源组织的理论与方法》《信息检索原理与利用》《大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库系统管理》《计算机网络资源系统模块设计与运行维护》《数据中心的运行维护》《信息资源管理》。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工商企业管理基本理论,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具备现代管理、经济、传媒、法律及营销方面的专业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传媒技术应用能力、网络信息解决能力、分析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培养适应工商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
着重培育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分析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重点在于人际沟通及现代传媒技术应用与企业管理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成为能适应现代生产经营与科学技术进步,培养适应工商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专业核心课程为管理学、经济学基础、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学、现代企业管理、商务谈判、电子商务。
人文学院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一个本科专业,并承担全校大学英语课程和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工作。其中大学英语课程是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
人文学院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中心,深入挖掘各门课程中寓含的人文内涵,即立足文本,分析归纳,深入挖掘,精炼概括,针对实际,适当拓展画龙点睛,讲好写法,注重审美,强化美育。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国家弘扬民间传统文化的战略部署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具有较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字基础和较高的文学修养,较全面掌握中国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文学感悟能力,文献典籍阅读能力、审美鉴评能力和运用母语进行书面、口语的表达能力。能够在文化教育、传媒机构、党政机关等各类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语文教育、行政管理、文字编辑、宣传策划、文稿撰写、文秘等语言文字运用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主要特色是332模式,即“三长”“三动”“两结合”。“三长”即才、学、识兼备,以学为核心,学可长才,学能增识;“三动”是动脑、动口、动手,动脑思考,动口演讲,动手写作,独立思考,口笔相应;“两结合”为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结合,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结合模式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为: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大学写作等。
上一篇:第E视角丨2021年辽宁传媒学院应考信息 下一篇:校园:北京电影学院